上海市乡村风貌规划引导研究——以上海市郊野乡村风貌规划设计导则为例

上海郊区乡村风貌呈现典型的江南特质,河湖水系、农田林地和自然村落交融共生,独具魅力与特色。《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明确提出“保护江海山岛自然生态基底,保护河口冲积型和水乡聚落型自然文化景观,促进自然山水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风貌和谐共生”,上海乡村地区拥有独特的乡土文化和景观资源,建设城乡融合的美丽上海,凸显海派人文乡土风貌,是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重要目标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乡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而乡村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也随之重构。在大规模的改建与扩张中,传统的乡村聚落格局和环境状况都发生了巨大改变,乡村文化遗产传承和特色风貌保护面临严峻挑战。在郊野层面,上海快速的城市化进程逐渐改变了乡村地区传统的自然环境与村落布局。一方面,城镇用地的快速扩张、高速公路等城市对外交通建设、高等级河道水系的疏浚和硬化改造、大规模高压输变电线路等工程设施,在为城市提供现代高效基础服务的同时,也对美丽的郊野格局和自然风貌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生态林地保育和扩建、自然河道生态化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领域的工作推进,相对滞后于上海城市经济和城镇化发展速度;同时,20世纪90年代前后,郊区的乡镇企业的集中快速发展,虽然为当时郊区城镇的经济发展和集体经济增收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同时也给上海郊区的环境带来了污染,对郊区的生态格局造成了破坏。在村庄层面,传统文化和乡土风貌亟需抢救性保护和引导。随着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改善居住条件,农村住宅大量翻建,其间许多拥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古宅被拆除,新建住宅样式繁多,往往根据业主喜好,大量引入西方建筑元素,不同建筑符号和式样相互拼贴,同一村庄的住宅建筑也各不相同、争奇斗艳,整体乡村建筑风貌体现出杂糅、拼贴的特点,传统建筑肌理和风貌被严重破坏,亟需统一的引导和管理。

以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的生态郊野为目标,为全面提升上海郊区乡村地区的人居环境、文化内涵和景观品质,塑造回归自然的田园格局和生态风貌,强化引领传承文脉的村落特色和建筑风貌,指导各类专项规划、村庄规划和民居设计,进一步提高郊区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需要制定高度适用并易于使用的上海乡村风貌导则。

导则的使用对象既包括乡村地区的政府管理者、设计者、建设者,又包括村委会、村民及相关自治组织。其中,管理者主要包括城乡和土地利用规划、水务、绿容、交通、农业、建设管理、区—镇—村等政府部门管理人员;设计师主要包括规划师、城市设计师、景观设计师、建筑师、工程师等;建设者包括从事乡村地区各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民居建设的企业与个人;村民则是乡村的居住者、体验者和直接权利人。因此,导则在明确总体导向的同时,也要兼顾经验示例,为具体的设计和实施建设商务深化提供纲领性的、有可操作性的指导。
图片[1]-上海市乡村风貌规划引导研究——以上海市郊野乡村风貌规划设计导则为例-自然资源达人

图1 上海乡村风貌示意图

一、上海乡村风貌特征

1、自然地貌塑造的乡村聚落格局

上海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陆域以古海岸线“冈身线”(外岗—南翔—马桥—柘林—漕泾)和长江分界,形成特征鲜明的西部湖沼平原、东部滨海平原、崇明沙岛平原等三种截然不同的地貌类型,由于水系形态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性而形成不同特征的乡村聚落格局。

冈身线以西地区(主要包括嘉定、青浦、松江、金山等区)成陆时间较久,拥有大量景色优美的天然湖泊湿地,并且大小河道纵横、水网密布,村落与集镇依水而建,呈现出沿密集水网分布的高密度聚落特征,属典型的江南水乡地貌。

冈身线以东地区(主要包括宝山、浦东、奉贤等区)伴随着先民的生产与生活逐步拓展成陆,其地貌形态与地域文化均受到以渔业、盐业为代表的海洋文化的影响,水塘散布、河渠纵横、水网密度不高,乡村聚落沿水塘集中分布。

崇明三岛地区(即崇明、长兴、横沙三岛)作为长江河口冲积岛,地势平坦,围垦大堤圈层式向外扩张,开垦形成广袤的良田。全岛水渠农田形态平直,乡村聚落沿水渠分布,地貌呈现典型江海交汇处的生态湿地景观及开阔平坦的万亩良田景观。
图片[2]-上海市乡村风貌规划引导研究——以上海市郊野乡村风貌规划设计导则为例-自然资源达人

图2 上海乡村肌理特征

2、“水、林、田、路、村”的郊野整体风貌

上海市乡村地区的风貌规划设计要素主要由“水、林、田、路、村”组成,其中,“水、田、林、路”四大风貌要素是郊区生态和生产功能的重要载体,构筑了乡村生态基底,形成共生一体的生态郊野风貌,“村”是承载村民生活和文化记忆的核心场所,也是乡愁延续的空间载体。水系为纲:水是呈现乡村自然基底特征的首位风貌要素。林网相随:林是体现生态景观的重点风貌要素。田林相间:田是形成大地景观的基本风貌要素。路景相依:路是进行观景体验的动态风貌要素。村在田中:村是人文景观的核心风貌要素。
图片[3]-上海市乡村风貌规划引导研究——以上海市郊野乡村风貌规划设计导则为例-自然资源达人

图3 设计要素

3、多元文化融合的乡村建筑风貌

上海在传统江南文化的基础上逐步融合西方文明并崛起为现代化都市,独特的历史发展进程和复杂的文化本底对乡村建筑风貌形成深远的影响。

从历史演变过程来看,呈现出由“江南水乡”传统风格向“中西杂糅”现代风格的演变。早期发展主要集中于市域西部的水网地区,村落与集镇民居自明清以来形成“江南水乡”的传统风貌,表现为白墙黛瓦的整体色调、硬山坡顶的屋顶形式、木饰面木门窗木栏杆的立面装饰等。开埠之后,市区大量涌现“海派风格建筑”,受其影响,镇村民居也出现了中西合璧的建筑,即江南水乡传统民居局部点缀西方建筑装饰,也有直接采用西方建筑式样的民居。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在农民改建和集中建房中,出现更多风格混杂的民居形式。

从地域分布特征来看,西部水乡、东部滨海和崇明三岛地区呈现出不同的建筑风貌和特征。西部水乡地区江南传统风格民居建筑遗存较为集中,总体呈现出“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风貌特色,建筑风格朴素淡雅;东部滨海平原地区历史建筑形式较为多元,有中西合璧的宅院、上海特色的“交圈民居”,也有传统水乡民居;崇明三岛地区传统历史建筑较少,农垦建筑遗存风格独特,民居建筑兼具水乡风格和海岛风貌。

二、引导口诀

1、生态重塑

总目标:师法自然,生态筑底;

分目标:以水为脉、以林为肌、以田为底、以路为骨。

2、文脉传承

总目标:江南古韵,小村大美;

分目标:村落格局小而美,村居建筑秀而雅,公共环境朴而洁,传统文化承而兴。

3、活力激发

总目标:持续助力,幸福乡村;

分目标:公共服务人本关怀,基础设施配齐适用,产业活力精彩纷呈。

三、引导内容

1、生态重塑

(1)总目标:师法自然,生态筑底

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在深入实施保育修复、挖掘“山水林田湖”等富有特色的自然要素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各类自然要素的规模、形态及生态效益进行拓展和有机组合,构筑大都市郊区宽广丰富的生态基底,凸显上海郊野的原生态自然风貌和原乡土景观特色。

①保护生态基底

坚持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严格保护上海市域郊野的生态格局。依托生态基底,减少人工干预,保护和重塑丰富多样的原生态自然生境。

②整合自然资源

构筑山、水、林、田、湖等多元要素共同组成的郊野生态网络。

将河流水网、林地网络作为上海大都市生态空间的骨架,形成覆盖全域的“蓝+绿”复合空间网络。

以水为脉、以林为肌、以田为底、以路为骨,串联特色村落,建设市域生态“大郊园”。

③营造江南画境

依托“以水为脉、横塘纵浦”的水网格局,优化景观风貌,营造江南水乡的天然意境。适度改造广袤冲积平原的局部地貌,营造层次丰富、低丘起伏的自然景观。

(2)分目标一:以水为脉

保护市域水空间的网络肌理与水体资源,强化各类水体的生态环境建设及维护,打造江南水乡景观特色。

①保持水面规模:维护市域水系格局,逐步扩大河湖水面率。

②延续格局特色:对市域水体景观营造实施分区引导。充分尊重上海作为江南水乡地区的地貌特征,保护不同区域形态各异的水网肌理。市域水系网络基本类型包括湖泊湿地型、河网密布型、水塘散布型和平直河道型等四类,大致分布在上海市域由西向东的三大区域,即江南水乡风貌特色区、海平原风貌特色区及崇明三岛风貌特色区。

③优化湖泊形态:维持湖泊格局,强化原生态特性。凸显优美、静谧的湖区景观风貌特征。

④还原河道走向:保持、恢复河流的自然走向和优美形态。梳理水系网络,增加各级河道水系的网络连通性。

⑤构筑生态驳岸:对与流经农田林地的各级河道,在满足安全、通航的前提下,大力倡导驳岸的生态化处理。对于经过城镇化地区,或旁侧有较高等级公路、道路的河道,在确保牢固、稳定的同时,鼓励探索多种形式的透水性硬质驳岸。

⑥营造自然生境:构建滨水生态缓冲林带和滨河风景林。完善生态缓冲林带植被的垂直分层。营造滨水空间的多样生境。

⑦水岸贯通开放:提高滨河、滨湖等水岸空间的可达性。增加滨水小型开放空间节点。

⑧加强水质净化:保持水体流通性,增加水流动力。加强水质维护,保持河道水面清洁。

⑨鼓励退塘还湿:因地制宜实施退塘还湿。

(3)分目标二:以林为肌

构建大规模、多层级、网络状的平原森林体系,依托水网体系,塑造展现地域特色的林地风貌,适度引入休闲游憩活动,丰富林地功能。

①扩大林地规模:保护现有森林,扩大林地规模。

②优化林地布局:加强各类林地建设。完善江海防护林带,补齐缺口断带,提升林带完备度;增加林带宽度,垂直于主要风向的林带宽度尽可能控制在200m以上;调整树种结构,选择抗风力强、耐盐雾、耐盐碱及具有土壤改良功能的深根性树种,以增强江海岸林带的整体抗风性和抗海潮能力。推动通道林建设,主要包括道路防护林、铁路防护林、高压线走廊防护林、河道防护林等。完善水源涵养林,重点围绕大型湖泊、饮用水源水库、市级以上主要河道两岸,新建或完善宽度适宜、分布连续、结构完善的林带,并增进抚育管理。加强现状污染隔离林的规模建设,同时结合城市功能发展规划,前瞻布局,因地制宜种植污染隔离林。林网依水而筑,做到“有水就有林”。林带环抱村落,恢复“村旁有林”的乡村原生态格局。林田相依而植,鼓励田林相间、田林斑块交织的种植方式。

③改善林地景观:完善林地形态,塑造优美的林冠线和林缘线。丰富林相景观,注重不同树种的搭配运用和季相变化。

④构建生态群落:采用原生态乡土植物,注重各类植物的组合种植。防护林应以本地树种为主,乡土树种种植数量应占总量的70%以上。构建结构完整、物种多样性突出的林地群落。提升林地生态的稳定性和自我更新能力,形成具有较强自然更新能力的林地群落。水平混交和垂直混交相结合,形成生物多样性突出、景观丰富的混交群落。

⑤适度开放共享:在林中适当引入慢行道,融入休闲健身活动。适当设置面向游憩活动的小型配套设施建筑或场地,如休闲驿站、公厕、观景点等。

(4)分目标三:以田为底

以严格保护农田耕地为前提,通过多样化的种植方式塑造迷人的农田风貌,展现美丽的田园风光。

①严守底线规模:加强耕地保护,促进农业用地适度规模化集中。

②优化农田肌理:引导适地适田,大田和小规模耕地形成不同的肌理景观。对于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基本农田等大田,应结合不同地域的地形地貌、耕作文化,遵循“田成方,路成格”的原则,满足机械化生产的要求,形成具有现代化大农业特色的“农田成方、绿树成荫、水系畅通、排灌高效”大地肌理。对于河网密布地区,或较小规模的农田和耕地,应避免统一化、单一化、简单化的农田整治,应充分尊重原有地脉,不宜填河推平,刻意追求规格化的方正肌理。

③构建农田林网:农田与林地交织,构建农田林网。宜选用树冠较窄、树干笔直、病虫害较少的树种。

④鼓励特色种植:化田成景,鼓励规模种植特色农作物,塑造优美的田园风貌。优化景观,创新模式,推广立体循环种植。

⑤保持田园洁净:开展田间环境的清洁治理,加强农业设施的更新和维护。及时组织清除田间地头、道路沿线、沟边渠旁的各类积存垃圾和农业废弃物,使农田整洁干净。合理规划布局农田道路、水利、电力、林网等基础设施,逐步维护、更新和改造破损老旧的农业设施。田不露土,高效利用闲置地,打造整洁有序的拾边地微景观。田间道路边可以种植油菜花等镶边的花卉植物,尽可能避免裸露土质。注重零散农田和村庄边缘零散的拾边地的整治,充分利用村落边缘、村宅周边、闲置地、废弃荒地种植蔬菜、果树、竹林和乡土野花,强化乡野特色,打造拾边地农业种植微景观。推广可持续农业种植,严控农业污染。

(5)分目标四:以路为骨

尊重自然环境与乡村格局,形成层级分明、布局合理,适宜乡村发展、体现乡村特色的路网系统,并塑造良好的乡村道路景观。

①构建路网体系:形成层级清晰,功能明确,景观优美的乡村道路系统。乡村道路主要包括乡道、村道、村内街巷和田间道路四种类型。完善乡村绿道系统,实现与市域绿道系统的充分衔接。通过对农村公路的连接、公路行道树及沿路林带建设,以及道路沿线的水系、林地、耕地等的风貌控制,形成郊区的带形生态网络。

②老路存续利用:充分重视现有乡村道路,保持走向,存续利用。对于具有风貌特色或历史痕迹的乡道、体现历史沿革的农村公路,应予以保护留存,不得随意拓宽和改建,保护好两侧的历史和景观特征。对于海塘路、江堤路和防汛路,应保留其原貌,不宜随意拓宽和改建。对于交通功能逐渐弱化的国防公路,在乡村规划中可将其位为自行车骑行线路等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功能。对于其他老旧乡道和村道,拓宽改造时要尽量保留其线形走向,保护其两侧树木,采用特殊的断面布置。

③新路依景而行:乡道和村道应兼具交通与景观的双重功能,有效连接镇、村、生产作业点等区域,并充分结合生态廊道、河流湖泊、自然村落设置。乡道、村道需结合镇、村及自然景观资源布局设置,强化交通与景观的双重功能,道路走向应因循现状地形地貌,与河流水系、林田村落有机结合,统筹考虑,道路选线应因地制宜。乡村道路的线形布置应考虑与现状景观资源的关系,自然优美,遇景则弯。乡道、村道的线形设计可采用道路对景、展景或让景等方式,保护和展示沿途的自然景观资源。

乡村道路与现状景观资源的关系处理方式:完善田间道路网络,确保连通率,提高体验性。健全田间道路网络,使居民点、生产经营中心、各轮作区和田块之间保持便捷的交通联系。

田间道路的面积与路网密度达到合理的水平,确保农机具到达每一个耕作田块,促进田间生产作业效率的提高和耕作成本的降低。田间道路为方兴未艾的休闲农业和体验农业提供交通支撑,因此,走向和线型也需兼顾景观性和体验性,可充分展示田园美景,便于参与田间劳作和生态实践。

④路幅宜窄免宽:避免农村道路高等级公路化,充分体现尺度宜人、节约集约和灵活便利。乡道和村道应控制道路宽度,宽度不宜超过12m。田间道和生产路的宽度宜为4~6m和2.5~3m。乡道和村道设计应统筹设置沿线可停车路段,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提供支撑。

⑤路面明快朴素:乡道、村道宜采用柔性材质,可统一铺设黑色沥青路面,路面划示应清晰醒目,标识导引应丰富有趣。特定风貌区域内的道路,宜采用与环境景观充分协调的路面材质。生态保护区内的道路,应优先采用生态环保的路面材料。乡道和村道的路面划示应与乡村旅游、景观功能相适应,满足高效便捷的交通使用要求,简洁明快、清晰醒目,可采用白色或黄色划示线。田间道、生产路鼓励采用砂石路面、泥结碎石、素土路面等乡土型透水材质。田间道和生产路应避免硬化,鼓励采用砂石路面、泥结碎石、素土路面等乡土型透水材质。为满足农业观光、休闲和旅游等需要,也可采用木栈道、夜光步道、生态步道等铺装形式。

⑥种植一路一景:鼓励乡村道路打造“一路一景”,两侧植被可根据两侧空间充裕度,考虑丰富种植方式:双排或多排行道树,乔灌草搭配使用。道路两侧行道树种植形成合理的林冠线,与富有乡野气息的农业景观相辅相成,行道树种植可沿道路相对自由化排布,两侧空间较充裕的道路可考虑双排或多排行道树。在部分道路起始点、转折处可设置公共艺术等,塑造景观特色。乡村的行道树绿化宜选择耐性强、景观效果佳的乡土树种。村间道路行道树宜根据各村情况,选用乡土树种或当地经济果木,并形成乔木和灌木搭配种植,树下宜种植乡土草本花卉,注重季相变化,丰富绿化景观。村间道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植被中增加微小反光板或行道树涂抹点状反光漆等方式代替路灯使用。村道路不应采用树池、路缘石等形式,路面可与两侧植被无缝衔接。乡村道路应保持乡野特色,无需城市化的建设方式,禁止使用树池和路缘石,而通过丰富的植物配置,使得路面可以和道路两侧的植被直接联系,塑造郁郁葱葱的乡间道路景观。
图片[4]-上海市乡村风貌规划引导研究——以上海市郊野乡村风貌规划设计导则为例-自然资源达人

图4 乡村微空间布局模式图

2、文脉传承

(1)总目标:江南古韵,小村大美

乡村的空间环境与人文特色具有城市无法替代的价值,乡村地区必将成为文化体验的重要承载地。深入挖掘整理乡村地区的 物质文化特点和社会文化特色,加强代表上海地方文化的历史记忆、生活习俗、营造技艺等遗产的传承,塑造文化底蕴深厚的上海乡村新风貌。

①格局小巧精致

传承江南水乡村庄肌理,保持水、街、舍共同构成的现状村落格局形式。

村落建设应当充分顺应自然地理格局,尊重自然、传承文脉,形成人水共处的田园生活景象,展现灵动秀美的画卷。延续上海乡村水街相间、幽巷通岸、临水而居的特色环境格局,实现对地区院落形式和村落肌理特征的延续,形成以小见美的整体格局,凸显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精致小巧的上海乡村景象。

②建筑江南古韵

江南为底,融合现代,保护并传承江南水乡传统乡居的典型特征。

明清以来,上海乡村民居逐渐形成江南水乡传统风貌。住宅与自然环境协调,呈现 “粉墙黛瓦”的整体色调,小青瓦硬山顶和木装饰共同构成了上海乡村民居的主要特征。除了这些具有传统江南水乡风貌的共性,集中出现在浦东村镇的“中西合璧”海派特征住宅,也形成了上海乡村民居的差异性。

新建乡居宜继承“沪韵乡居”特征,通过对地区水乡民居的再写,营造具有沪韵特色的现代乡村民居。尤其是现状整体传统风貌较好的村落,更应延续整体风貌。

③风格乡土质朴

风格乡土化,材料本地化,色彩淡雅化,营造自然朴实雅致的特点。

运用本土建筑工艺与材料,力求原汁原味地展现本土建筑风貌。建筑材料应体现上海乡村地区朴实素雅的乡土气质,回归传统的同时结合时代特色,鼓励使用环境友好的新型建筑材料,达到节能节地利废的目的,体现可再生可循环的生态要求。

通过竹子等传统意境的植被,古井、石磨、水车等乡村生活旧物,木、石、砖等乡土材料巧妙地布置乡村环境。

整体色彩宜以水墨为底色,恬静优雅,既能与外部田园风光的绿色交织呼应,又能够回归到上海江南地区的传统色彩中。

④文脉特色传承

因循传统,最大限度地保留和延续承载历史文化信息与反映乡村社 会文化特质的风貌要素。重点保护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5个中国传统村落,以及根据《上海市区(县)保护村选点规划》所划定的69个保护村(包括自然村或行政村)。传承文脉,积极挖掘,保护并集中展现上海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内涵的乡村文化。
图片[5]-上海市乡村风貌规划引导研究——以上海市郊野乡村风貌规划设计导则为例-自然资源达人

图5 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与风貌保护村位置示意图

(2)分目标一:村落格局小而美

通过小型村落和小型景观凸显乡村之美:隐于林野的生态小村,沿街向水、错落有致的传统民居,蕴含移步换景的观赏韵味。

①临水而居:延续和强化不同区域村落与水系相互依托的特色肌理格局。保护村落与水系的共生关系,保持水环桥拱,枕河而居的水乡格局。维护延续沿河 生长、整体线型、局部集聚的水网乡村结构及村落沿村中主要河道分布的空间形态。对沿水自然形成的直线、十字、X形、丰字形等村落的肌理特征进行保护。

②村在田中:延续自然形成的“村在田中、田在村中”的错落格局。对于规划保留的村庄,村落的规模与布局应考虑农业生产的需求,历史上在合理生产半径范围内布局形成的村田相间的格局,值得延续。充分利用围绕村落的农田资源,将村庄融入其中进行整体田园环境的塑造。近处有田,远处有村,延续村田相间的村落环境。充分利用围绕村落的稻田资源,在保护生态资源的基础上,将其作为大地景观资源融入村庄环境的塑造之中。

③街密巷幽:保留街巷与河道或平行或垂直的关系,延续历史形成的街坊与道路走向。重点凸显村落内由河道、街巷、地块、建筑共同形成的街坊肌理,以及由之所分割出的民居组团肌理布局特色。以人为本,通过密、窄、弯的设计导向,延续塑造小尺度街巷。建议控制对尺度构成有直接影响的各项要素指标,街道高宽比限定在2:1~1:1,当高宽比接近2:1时,采用丰富街道断面的方式,提升视觉感受。

(3)分目标二:村居建筑秀而雅

塑造江南为底、融合现代的“沪韵乡居”建筑风格,融合传统建筑特征与现代建筑形式,建成既具有传统意向,又满足现代功能与审美需求的乡居。

①坡顶黛瓦,形式多样:鼓励采用适应上海气候特征、传承传统风貌的多种坡屋顶组合,局部可采用平坡结合的屋顶形式。屋面材质宜采用传统的小青瓦,可以辅助采用与之相协调的新材质。村宅建筑檐口高度应按照规定严格控制。民居建筑,在新建、改建、扩建时,建筑的檐口高度均不得超过10m。高度10m以下的居住建筑,在保证每户有一间居室满足上海地区日照时间标准的前提下,其朝向不受限制。

②立面简洁,雅致清爽:村宅立面构成简洁,虚实结合,对比得当,构件按功能需求设置,与建筑主体相互协调,避免繁杂装饰。村宅色彩柔和淡雅,不建议使用三个以下颜色,主色调应突出江南风格特色,以黑、白、青灰为主。立面材质应尽量选用本土材料,墙体建议采用白色涂料为主,构件建议采用木质或仿木金属材质为主。

③绿色院落,虚实相间:以自然村为单位,传承原有生活方式,设置统一的院墙形式。鼓励以生态化方式处理内院,降低内院的硬化比例,增加绿化、特色种植和养殖。

④组团布局,错落有致:保护现状村落布局肌理,局部插建与新建应避免兵营式排布,宜采取错落有致的布局方式。

⑤整村风貌,和谐统一:以自然村为单元,新建与改建部分保持与村落传统风格一致。村宅不应追求单体的精致华丽、形式出挑,而胜在整体的和谐统一。对于已经形成具有特征的村落,新建乡居鼓励延续本村风貌;对于风貌已然不甚统一的村落,对村内已出现的与环境不相协调的建、构筑物,建议采取整改立面、调整色彩、减少装饰、翻修屋顶等方式整治改善。整村风貌在以江南风格为主导的前提下,可因地制宜地探索中西合璧、兼容多元的海派建筑在乡村的延续。可以以传统立面色调为底,局部通过色彩与装饰的变化提升民居的丰富性,但不宜过度,总体保持恢复白墙黛瓦的意境。在突出“海派”精神时,若同时选用老虎窗、阳台与柱廊、栏杆,应保持这些立面构件风格一致,不宜中西风格混合杂糅。

⑥绿色低碳,技术适用:尊重自然环境,充分利用自然采光、通风,设计天井、天窗等构件, 帮助自然系统有机循环。建议采用高性能墙体保温材料,采取建筑外围护空腔做法。挖掘本土材料,循环利用各类老旧材料,提倡乡村“资源再利用”。

(4)分目标三:公共环境朴而洁

维护传统乡村公共空间以河塘水系和村内街巷为脉络的系统结构,同时结合微空间的打造和公共环境艺术的创新,构成活力节点,与现代活动功能相匹配,形成内涵丰富、尺度宜人、环境整洁的公共空间。

①河道灵秀、街巷蜿蜒:对现状村内河道进行疏通整治,打通现状断头河浜;延续蜿蜒的村内河道走向,避免截弯取直。避免大拆大建,保持滨水和街巷界面的建筑与公共空间收放有致、 多角多弯、富有变化。保留现状街巷与现状地形地貌自然相依的格局,保持小街坊、密路网的肌理特点,确保主街通达的同时,严格控制村内街巷宽度。在核心滨水节点所在河流区段,设立以天然石材为主的直立式驳岸,增加活动设施,营造亲切可达的滨河亲水断面。停车场地设置应灵活布局,因地制宜,考虑多功能使用要求,并结合绿化的配置提供遮蔽功能,兼顾景观性。

②节点挖潜,连通成网:梳理“微空间”:优先选择具有一定资源或区位交通优势条件,对周边有带动作用的展示利用区域,打造村内微空间核心节点。保护特定村庄所具有的特色空间,特别是一些原有的规模较大且环境较好的公共空间。建议结合村口、池塘、河流、戏台宗教宗祠等公共历史建筑、古树名木、村委会等布局,增加乡村微空间。在新增的公共空间中,严格控制2 000m2以上的大中型公共空间建设。拆除违章搭建,保障村内街巷清洁通畅,为梳理“微空间”节点提供空间。增加“微空间”:充分挖潜村内各空地、边角地、废弃地,增加微空间数量与总规模,丰富村民日常交往空间。串联“微空间”:考虑微空间节点布局的可达性,将“微空间”与乡村绿道、水系、街道巷弄相衔接,步行串联,形成网络。

③绿意盎然,树种乡土:整合连通村内沿河绿化,丰富滨水植被种类,凸显河流肌理。村内以水塘为中心的公共活动核心节点应进行生态景观化整治,增加水生植物,塑造乡土景观。有古树名木的村庄应以之作为核心打造公共活动节点;其他缺少特色资源的微空间,应结合周边界面特点,丰富绿化与设施配置。补种乡土植被,美化街巷两侧,避免采用城市化的植物修剪方式。

④设施简洁,铺装乡土:因地制宜,丰富微空间节点内的设施配置。既保护传统构筑物,又新建体现本土文化风貌的设施构筑物。在滨河节点保护古桥,修复旧桥。加建风貌协调、风格创新、尺度相近的新桥,提高两岸交通可达性。保护桥梁、牌坊、水井、驳岸、埠头、亭台楼阁等反映传统风貌的构筑物。鼓励在各微空间节点设置体现村庄特色风貌的小品设施,形式应经过设计,体现本土文化风貌,保持简约风格。对不符合风貌特征的构筑物进行拆除或改造,按照功能需求,查缺补漏,适度新建亭、廊等景观构筑物和电话亭、休憩凳椅、石桌、景观灯等设施构筑物。可在部分微空间节点的场地边缘,适当增加运动健身设施,安排公共建筑和老年人门球场、地掷球场等。指路标识与路灯合理设置于车流量较大的交叉口,人车分流导向明确、安全亲切。告示栏等标识设施风格协调、简洁清晰。各类材质铺装按功能需求,因地制宜设置;通车主巷建议采用黑色透水沥青或石材;步行支巷建议使用乡土材质。除通车主巷采用黑色透水沥青外,在支巷建议采用如条石、卵石、弹石、青砖、细沙等乡土材质。具有历史文化传统特色的村庄,其路面材料宜采用传统建筑材料。从功能角度,田间道和生产路应满足农业机械化生产要求,鼓励采用砂石路面、泥结碎石和素土路面。兼具游憩功能的道路宜采用沥青路面、木栈道、生态步道等铺装形式。错车场地铺装应结合街巷路基路面情况设置标志标线,以区分错车场地和街巷。台阶和桥面以及微空间的硬质铺地,建议使用传统材料,避免大块水泥、混凝土砌块浇筑等用材方式。在微空间的主要活动区域硬化程度应达到100%时,台阶和桥面宜使用毛面石板。其余活动场所鼓励使用青石板、小青砖、方砖、毛石板等材料搭配设计铺装,回归传统。

⑤乡村艺术,融入环境:利用古家具、古农具打造反映当地文化的主题雕塑。保证乡村艺术品具有良好的观赏面,融入并提亮乡村环境。

(5)分目标四:传统文化承而兴

掘和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切入点,积极活化利用, 创造文化品牌。结合公共建筑与公共空间,营造出展现民风民俗和民间艺术活动的重要场所,提供传承学习展示和销售的机会。

①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分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濒临消失的遗产需抢救性保护。深入挖掘乡村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社会文化特色。延续历史形成的地名和路名,体现地域文化传承。

②传承活化非遗技艺:梳理传承并积极提供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的空间。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展示,定期有序地举办个性化文化活动。创造文化品牌,提供独特的乡村体验和旅游产品。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鼓励进行拓展和创新。

③共同践行村规民约:将反映乡愁记忆的风貌控制引导要求纳入村民公约,形成民众共识, 推动村庄风貌改造提升。

3、活力激发

(1)总目标:持续助力幸福乡村

针对乡村社区普遍存在的人口结构老龄化、劳动力外迁、户籍人口比重较低等状况,加强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社会保障,培育乡村新业态,拓展农业新功能,塑造乡村新风貌, 完善设施、改善环境。激发乡村的内在活力,形成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的社区空间,创造乡村幸福生活!

①构建宜居乡村

构建全覆盖、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强化弱势群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提升乡村地区公共服务品质。

②重塑乡村活力

丰富乡村地区产业结构,激发地区活力;积极发展以文化、生态为特色的新兴产业业态。

(2)分目标一:公共服务人本关怀

应对乡村地区社会结构的演变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构建全年龄段公共服务保障,拓展乡村特色商业、旅游、创业等社会服务,提升乡村社区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①保障基础公共服务:根据乡村人口规模及设施服务半径,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推动公共服务配置均等化。合理应对乡村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结构特征,提升公共服务保障的精准化水平。主动适应乡村社会发展趋势,探索社区服务动态化配置与管理,鼓励设施功能按需动态调整,灵活置换。

②差异配置公共活动中心:鼓励公共服务设施相对集中布置;鼓励公共服务设施复合共享;采用差异化的措施推进公共活动中心建设。

(3)分目标二:基础设施配齐适用

根据乡村地区居民点布局分散、规模差异大的特点,在保障供应安全的基础上,积极应用绿色能源和新兴技术,因地制宜配置各类市政公用设施,聚焦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开展乡村环境整治。

①雨污水处理:有序推进雨污分流处理。采用多种手段控制雨水排放污染。推进污水纳管,采取差异化处理措施。完善乡村垃圾收集方式。

②垃圾收集:规范垃圾运输和处理。

③智慧乡村建设:适应乡村地区的差异化、分散化特征,灵活配置供电设施,积极采用绿色能源。提升乡村地区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强市政场站与设施的景观处理,减少对乡村环境的干扰。

(4)分目标三:产业活力精彩纷呈

稳固农业生产功能、凸显生态功能、丰富生活文化功能,积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利用乡村地区在生态环境、文化积淀方面的优势,大力发展休闲体验、观光旅游、文化展示、创意孵化等新兴产业,激发乡村地区经济活力。

①提升现代农业:优化农业结构,提升产业能级;加强农用地复合利用引导,提升农业技术水平;积极培育产业发展的地域特色

②传承传统手工业:充分挖掘并传承发展特色工艺品、地方饮食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手工业。

③发展旅游休闲功能:发展以文化、生态为特色的旅游休闲功能。策划以农业为主题的体验型旅游活动。开放有条件的郊野林地开展休闲观光游览。组织富有乡村地域文化特色的节庆活动。

④培育新兴业态:利用互联网推动传统产业更新,提供多样化的创新创业空间,提升乡村产业的文化内涵。

⑤创新服务产业:结合旅游休闲功能,加强农产品展销,推广销售乡村特色农产品。适度提升乡村地区旅游接待功能,加强乡村旅游服务与信息引导。加强创业就业服务,构建创业平台,改善就业结构。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