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步行环境的主动式健康干预:体力活动视角

温馨提示:本文最后更新于2021.08.20-21:52,某些文章具有时效性,若有错误或已失效,请在下方留言或联系站长

1 研究背景

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升,GDP总量不断增大,至2019年全国城镇化率为60.60%,GDP总量为90.03万亿。快速城镇化过程,城市建设不断完善,功能更加齐全,由此也形成了高密度建成环境和快节奏城市生活。高速的社会经济发展对健康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其中,现代城市生活方式是引发居民慢性病盛行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现代城市生活环境下,居民健康问题形势严峻,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伴随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容易获得优质的食物,膳食结构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引发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经历了从步行时代到自行车时代到小汽车时代的发展过程,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日常体力活动也随之减少,由此诱发慢性病问题。

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获取高热量食物的渠道更为丰富,肥胖问题更为严峻。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许多慢性病与肥胖有着密切关系,肥胖所引发的众多健康问题尤为严重。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指出:超重或肥胖会引起脑卒中、冠心病等慢性病的发病,居民体重指数提高2,患脑卒中、冠心病等的风险分别增加6.1%和15.4%。体重指数指标若是超过24,患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和高血压等疾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图片[1]-社区步行环境的主动式健康干预:体力活动视角-自然资源达人

图1 | 我国人均 GDP 及增长率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9)

图片[2]-社区步行环境的主动式健康干预:体力活动视角-自然资源达人
图2 | 我国居民慢性病患病率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数据绘制。

城市在快速的发展中,经历了“步行时代”到“机动车时代”的转变,机动车数量急剧增多,居民个体拥有小汽车等机动出行的几率也不断提高。据统计,从2003年到2017年,全国民用小汽车保有量从0.24亿辆增加到2.17亿辆,14年间增长近2亿辆。小汽车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出行结构的变化,《重庆市主城区综合交通规划(2010—2020)》的相关调查显示,重庆市2002—2010年间,步行出行比例从62.7%下降到47.5%,小汽车出行比例从4.7%增加到11.5%。机动出行的增长,带来的是步行出行等体力活动的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城市居民慢性病发生的概率。
图片[3]-社区步行环境的主动式健康干预:体力活动视角-自然资源达人

图3 | 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万辆) 资料来源:根据公安部交管局数据绘制。

图片[4]-社区步行环境的主动式健康干预:体力活动视角-自然资源达人
图4 | 重庆市主城区居民出行结构变化 资料来源:《重庆市主城区综合交通规划(2010—2020)》。

世界银行人类发展部早就指出中国慢性病流行的趋势,并呼吁要创建健康和谐的生活。《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指出,2012年全国有25.2%成年人患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为9.7%,比十年前的患病率上升显著,身体锻炼不足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是慢性病发病的主要行为危险因素。据国家体育总局《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调查公报》,仅有33.9%的中国居民定期进行体力活动,其中,20至69岁居民的比例更低(仅为14.7%)。因此,在快节奏、高强度的现代生活方式下,体力活动量对居民健康而言显得尤为重要。步行是居民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体力活动(无需专门的锻炼),许多研究指出,适度增加步行能够较为有效地改善居民体力活动不足的情况。营造吸引人们运动的步行环境将有效促进居民日常体力活动,进而促进居民健康。但针对步行环境干预居民健康的空间绩效以及如何营造促进居民日常体力活动的步行环境问题,学界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从医学和体育运动学的证据出发,尝试将体力活动进行分解,并转译到步行空间上,从而量化步行环境主动式健康干预的空间绩效,以期为健康城市与社区规划建设提供相应的决策建议。

2 主要内容

2.1 社区步行环境主动式健康干预的内在逻辑

2.1.1 体力活动的长、短期健康效应

大量研究表明,体力活动消耗量和健康之间存在着剂量效应关系,适当增加体力活动量,有助于降低某些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其健康效应分为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短期效应指运动中或者运动后短时间内所产生的身体机能的改变,如一次运动能产生一定健康效应,但在中断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原点,再进行第二次运动时,这种效应不会叠加;长期效应指经过持续、规律的运动后身体机能产生的变化。

健康效应的累积规律:(1)在初期阶段,运动健康效应叠加,增长较快,经过一段时间后,健康效应维持在一定水平,不再产生叠加效应;(2)每天进行大量的、小强度的体力活动(如步行、骑行等),就能使健康效应维持在一定水平,降低慢性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总体来看,日常小剂量、经常性的体力活动对提升个人身体素质的作用不可忽视。
图片[5]-社区步行环境的主动式健康干预:体力活动视角-自然资源达人

表1 | 体力活动的健康时序模式

2.1.2 体力活动的空间干预机制

社区环境在居民体力活动上起到了主动式干预的作用。(1)就健康问题而言,人们工作久坐伏案、机动出行频率增多,运动量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居民免疫力,急需提升日常体力活动。(2)就空间干预而言,适宜步行的社区环境能够吸引居民步行出行、增加居民日常运动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居民免疫力。

从步行等日常体力活动特征而言,运动量的增加主要包含两层含义:第一,体力活动可达范围拓展,能促使步行出行范围和方式扩展,引起体力活动量的增加;第二,体力活动环境吸引力增强,能提高居民步行活动频率和时长,引起体力活动量的增加。

由于日常生活、工作中产生的体力活动量受到城市空间结构和物质环境的影响,从空间角度解析,以上二者可引申为空间结构控制和物质环境改良两方面内容。无论是空间结构控制还是物质环境改良,都是通过空间环境对人群行为进行干预,从而达到引导人们健康生活的目标。
图片[6]-社区步行环境的主动式健康干预:体力活动视角-自然资源达人

图5 | 社区步行环境干预人群健康的空间作用路径

2.2 研究发现

2.2.1 人群健康的体力活动效用分解

通过改变体力活动量来提升人群身体素质是步行环境促进人群健康的关键。步行环境可从体力活动广度与强度对人群健康进行干预。(1)体力活动广度:扩展人群体力活动范围。体力活动广度即体力活动的多样性和可达范围。在步行忍耐时间内,步行可达的最大范围表征了体力活动广度的第一层含义,当超出步行忍耐时间时,出行方式多样化表征了体力活动广度的第二层含义。(2)体力活动强度:提高人群体力活动频率。体力活动强度是指体力活动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单次体力活动量变化不大,而活动频率和活动持续时间成为主要的影响因素。

2.2.2 社区步行环境主动式健康干预的空间绩效分解及度量

(1)步行环境广度:倡导出行方式转型,促进体力活动范围拓展。步行环境广度是指通过步行出行方式能够到达的范围。在忍耐步行距离内,街道连通度对步行的可达范围具有重要影响,包含步行距离和步行非直线系数两个指标。超出忍耐步行距离时,步行结合公共交通可以成为主要的出行方式,公共交通的便利通达性成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2)步行环境强度:增强活动环境吸引,提高体力活动频率时长。步行环境强度是指步行活动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增加步行活动强度的原理是通过步行环境吸引人群进行更多的步行活动,主要通过功能服务吸引和环境品质吸引两个途径。

体力活动视角下的人群健康是城市空间反复作用于体力活动广度与强度的结果,因此,社区步行环境干预人群健康的绩效应包含社区步行环境对体力活动广度与强度两方面的干预内容。基于此,提出干预度的概念,综合评价社区步行环境干预人群健康的绩效。假定各个指标对步行环境干预度总的贡献率是100%,采用熵权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各个指标之和为社区步行环境干预指数。

总体上,引起社区步行环境干预绩效差异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第一,地形条件的限制导致路网密度降低、尽端路过多,导致街道连通度下降,影响步行活动的开展;第二,部分老社区用地混合度不高,城市功能服务相对薄弱;第三,由于社区使用主体与区位不同,环境品质水平各异,对提高步行活动频率与持续时间效果不同。也即,路网密集、公交便利、服务设施完善和环境品质高的社区,步行环境对体力活动的促进度较高,有助于提升人群体力活动以增进健康。

2.3 空间优化策略

针对通过增加体力活动量来增进人群健康,社区步行环境可着重从步行环境广度拓展和步行环境强度提升两方面进行空间导控:(1)因地制宜地优化街道网络,提高步行可达性和公交便利性。(2)引导住区功能的多样化改造,提升服务设施和环境品质。
图片[7]-社区步行环境的主动式健康干预:体力活动视角-自然资源达人

表2 | 增进人群健康的社区步行环境提升策略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